如今新车虽好看养眼,却不经耐看,缺少神韵和内涵,即有设计而无审美,深陷为设计而设计的无魂之涂饰的泥潭,似乎越走越远。
日前,收看了一个有关设计谱系的讲座,回顾了中国制造和设计的历史,颇有感触。讲座从日常用品到家用电器,再到汽车产品等。其中有关汽车设计似乎尚未完全摆脱模仿和逆向的思维,倒是学会了一堆有关设计的话术到处在泛滥。
这让我想起陈丹青的一次演讲,主题叫“为什么我不是读书人”。他解释,我说我不是读书人,第一,是实话;第二,是反话;第三,是气话,有点沮丧。最后他说,“我要告诉大家,说这句话,是想给知识和书,留点敬意。”
这话说的有点重。联想到汽车设计,动辄就是“机械美学”,“智能语言”,“设计哲学”,要不就是“重新定义”,“审美标杆”,“艺术境界”等。摆足了架子和气势。如果从工业设计概念来看,引进的历史并不长(上溯到上世纪90年代),可以说是西方的洋玩意。
如今,提到汽车设计想必都不陌生,设计师身份现在很吃香,被当作“艺术家”,显得新潮而时尚,就像不少人说自己是“读书人”,“文化人”,“教授”,可以嘚瑟一下,而清醒者如陈丹青很难得,拎得清,有素养。是画家,教授,作家都不称自己是读书人。
建国之后的设计,大致分为三段,即文革前,改革开放和当下。毫无疑问,文革前,中国设有汽车设计,即便是“红旗”和“上海”也都有原型车。改革开放前,设计师统称美工,隶属设计部门的某室或某组。如今,车企设计部门地位升级,新车设计就像画玩具,早就没有了神秘感。世纪之交,采访克拉尼,大家把他当作了神,十多年前中国捧红了乔治亚罗,今天,全球汽车设计师涌入中国找饭碗。
如此这番,新车背后几乎都有洋人和国际化背景,听起来都很唬人,仔细一瞧,都是西方玩剩下的残羹,经不住推敲的一地鸡毛。
何为如此?有人说,一个建筑师在40岁之前是不会成名的,如今的建筑98%是垃圾。危言耸听,却不乏道理。那么汽车会否步其后尘?事实上,有过之而不及。看了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和冯纪忠的“何陋轩”也就明白了这都并非空话。
所以,现在把新车设计吹捧成大师级设计,上升到美学高度都是可疑的,前提都不属于我们,审美和对标多半源自西方。纵观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的“镇店之宝”几乎都是以“小车”为主,宣扬的不是产品设计,而是文化遗产。
从这样的角度看,如今新车虽好看养眼,却不经耐看,缺少神韵和内涵,即有设计而无审美,深陷为设计而设计的无魂之涂饰的泥潭,似乎越走越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