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长城,大家第一印象能想起的就是位于我国北方的万里长城。
它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
长城修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位于如今北京地区,与游牧民族接壤最为紧密,为了抵御游牧民族侵扰,燕国率先延续修筑长城。
万里长城自先秦时期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修建或修葺,到明朝时达到巅峰。如今我们看到的长城最终定格于明朝,也被称为“明长城”。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然而,历史上还有一座“地下长城”,其规模之恢宏也是世所罕见,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军事设施。
它就是,位于安徽亳州市的“曹操运兵道”。
曹操运兵道,位于亳州老城区内主要街道下,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分别通达城外,规模宏伟,工程浩大。已发现八千余米,被誉为“地下长城”。
曹操运兵道布局玄妙、变化多样、立体分布、结构复杂。它不仅具备了军事设施的功能,还充分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文献记载,曹操运兵道始建于东汉末年,由曹操亲自督导修建完成。地道内设有猫耳洞、障碍券、障碍墙、陷阱、绊腿板、传话孔、通气孔、指挥室等多种设施。
地道的单行道只有70公分,高度约1.7-1.8米,仅容纳一名士兵单向行驶。
还有并行双道,由两条单行道相隔2-3米,朝同一方向延伸,这样士兵可以并行也可以逆行;甚至还有被称为“原始立交桥”的上下双层道,供人多时分流使用。
如今,穿梭在长长的地道之中,总会使人忍不住对曹操的军事造诣感叹不已。即便跨越了2000年时光,依然能够感受到它的伟大。
文献记载,当年曹操在修建地下兵道的时候,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土道木顶结构为主。三国结束后,曹操的地下兵道历来也有修缮。
在经过多次修缮后,逐渐演变为砖木、砖土、全砖结构,是以让这种历史奇观得以保存了1800多年,却依然完好如初。
根据地道出土的文物可知,曹操的运兵道在唐宋时期依然有使用、维护过的痕迹,后来到了南宋嘉熙四年,黄河决口,亳州城被淹没,地道才被掩埋进淤泥消失了几百年。
直到1969年,我国为了应对苏联的核威慑,在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下,沉寂了700余年的运兵道再次重见天日。
历史上关于“曹操运兵道”的作用,历来众说纷纭,猜测不断。其中有一则说法最能令人信服:
公元191年,身为骁骑将尉的曹操很是不满董卓的专政,于是有了刺杀董卓的想法。
后在司徒王允的支持下,曹操假借“献刀之名”打算行刺董卓。谁知道曹操正欲下手之际,董卓翻了个身,看见了曹操之行为,曹操一时心惊,说是献刀躲过了一劫。
曹操事迹败漏后,不敢久留京城,于是单枪匹马地回到了家乡亳州。
到得家乡后,他一方面是为了匡扶汉室,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保,开始招兵买马,组建自己的军队。
后来曹操为了掩人耳目,免得招来非议或横祸,他经过计议后决定修建一个地下藏兵洞。于是便有了“曹操运兵洞”,也给后世留下了一座历史瑰宝。
这一说法之所以能够让人信服,这与历史上曹操的性格特点,“诡谲”、“精明”、“多疑”有着高度吻合。也许也只有多疑如他,才会想出如此妙招。
1、曹操为了招募更多的士兵,但同时又不能暴露自己太过激进。于是平时士兵藏在兵洞内,可以掩人耳目,藏拙自己的野心。
2、如果遇到有人来犯,士兵们可以通过兵道直接到得城外,与城内守兵里应外合,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奇效,这也是曹操的用兵谋略之一。
3、曹操可以让士兵通过地下通道悄悄去到城外,然后再换上不同的衣服从地面浩浩荡荡地进入城内,这样多次反复,会给敌人一种曹操士兵数不胜数的假象。
但是根据运兵道的内部设施来看,其功能远不止如此。关于其具体的神奇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现。
如今,曹操运兵道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观众们在游览曹操运兵道时,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还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沧桑。
与此同时,2001年6月25日,曹操运兵道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与我国文化一道传承。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