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

在封建社会,考中状元可以当多大的官?

时间:2022-10-24 18:29 来源:网络作者: 小七

简介:高中状元,应该是每个莘莘学子的梦想了,古代科举考试中第一名称之为状元,第二名称之为榜眼,第三名则称之为探花,其余的名次则称之为进士。那么在封建社会,考中状元可以当多大的官? 其实文科状元和进士在考中之后被授予的官级差距并不大,能否步入仕途巅峰还得看个人能力和日后的机遇,但武科状元和进士在考中后被授予的官

【彩奇分享】

  高中状元,应该是每个莘莘学子的梦想了,古代科举考试中第一名称之为状元,第二名称之为榜眼,第三名则称之为探花,其余的名次则称之为进士。那么在封建社会,考中状元可以当多大的官?

  其实文科状元和进士在考中之后被授予的官级差距并不大,能否步入仕途巅峰还得看个人能力和日后的机遇,但武科状元和进士在考中后被授予的官级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下面就来说说古代考中文武状元之后能当多大的官,是否意味着走向了人生巅峰。

  科举考试考中之后通常分为三甲,一甲固定只有三个名额也就是前三名的状元、榜眼以及探花,考中二甲的人被称之为进士,考中三甲的人被称之为同进士出身,而历朝历代二甲和三甲的人数并不固定主要根据当时的需求划定录取人数,二甲和三甲总人数大概加起来是三百人到四百人左右。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但是隋唐时期科举并不兴盛,每一届科举的举行时间不固定,录取人数也不多,每次大概录取二三十人,实际上仕途之路在隋唐时期还是主要被门阀士族垄断。直到之后科举制度才逐渐完善成形,固定为每三年开科一次,再加上中间或有恩科出现。

图片.png


  从唐朝到清朝科举制度灭亡,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历史上文武状元加起来总共有777人,其中文状元从唐朝第一位文状元孙伏伽到历史上最后一位文状元共计504人;武状元从唐朝的第一位武状元员半千到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清朝的张三甲共计273人。

  其实历史上大多的状元都是寂寂无名,反而知名的大才子都不仅考不中状元,甚至连进士都考不上,比如明朝著名的大才子唐伯虎和祝枝山都没中过进士,祝枝山后来还是靠了儿子祝续考中进士沾了光,以举人身份当了一个县令。还有苏东坡的老爹苏洵很有才华,可是却偏偏考不中进士,因此苏洵曾经感叹“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所以考中状元不仅看个人的才智还要看时运,接下来先从文状元说起。

  文状元自宋朝时期起,基本考中的都会入翰林院供职,这里就得说一说翰林院了。最初翰林院这个机构设立于唐初时期,本来这个机构并非正式的官署机构,只是隶属于皇帝的私人娱乐机构,皇帝通常会养一些精通文学、经术、占卜、医术、僧道、书画、弈棋等方方面面的人,这些人就被供养在翰林院中,属于是陪皇帝消遣娱乐,因此翰林院最初也算是陪皇帝消遣娱乐的私人机构。

  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唐玄宗经常把著名的文人安置在翰林院中,后来又让这些御用文人帮忙起草诏书,于是翰林院逐渐演变成了皇帝的秘书文案机构,随之也逐渐成了正式的官署机构。

  到了宋朝时期,由于宋朝自宋太宗赵光义之后的历任皇帝都比较重视科举,因此翰林院逐渐成了与科举接轨的官署机构,通常考中科举的人都会被选入翰林院供职,先成为皇帝的秘书,让皇帝亲自考察几年,然后皇帝再考虑授予他官职。

  此后翰林院与科举接轨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到了明朝之后更是形成了官场不成文的规矩,凡入选内阁大学士者必定出身翰林院,也就是说在明朝时期想成为大学士,那就必须得有翰林院供职的经历才行。

  在明英宗朱祁镇之后,考中状元、榜眼、探花前三名的人必须是要被选进翰林院供职的,状元被授予从六品的翰林修撰之职,榜眼和探花被授予正七品的翰林编修之职,剩下的二三甲进士则是选取成绩好且年轻的人入职翰林院授予庶吉士称号历练见习,至于成绩差一些且年龄还大的进士则都会被外放到地方当县令、县丞这类基层官职或者到六部出任主事这类官职。

  状元被授予的官职最高,是从六品的翰林修撰,但是也只比普通进士被外放为正七品的县令略高一级而已,因此状元和普通进士考中之后的官级差距并不大。虽然状元的官级并不高,但是职位却很特殊。

  翰林修撰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撰写帝王实录,负责编撰皇帝的起居注,如实记载皇帝每天的言行起居,同时还要负责向皇帝讲解经史子集方面的一些知识以及负责起草一些文案诏书。

  所以翰林修撰这个职位是天天能和皇帝见面打交道的职位,官级虽然不高,但是能经常让皇帝注意到你,那自然也就好升官了。

  而相比之下榜眼和探花的翰林编修主要负责国史编修和起草一些告敕文书,相比之下就比状元的翰林修撰少了很多与皇帝接触的机会。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