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

良渚考古发现以前我国人是怎么知道有五千年历史的

时间:2024-08-30 05:37 来源:网络作者: 小七
【彩奇分享】

我国历史悠久,人们常说“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指的是我国的文明史,也就是人类脱离原始的氏族群居阶段,进入文明社会、出现国家和高级社会组织的阶段。中西方对于“文明”的定义标准存在差异。古代典籍中将文明解释为“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经学家孔颖达解释说:“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简而言之,当有善行且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人治理国家时,就代表文明的出现。

良渚考古发现以前我国人是怎么知道有五千年历史的

西方的文明一词源自拉丁语的“城市居民”,也就是说,城市的出现是判定文明的首要标准。

为了给“文明”下一个全球通用的定义,1958年,在美国举办的“近东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三个判定文明的要素,分别是:城市、文字和复杂礼仪(宗教)建筑,这一定义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可。随后,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提出了我国版的文明三要素:城市、文字以及冶金术的掌握和运用。

按照这个全球通行的定义标准,西方国家将我国的文明起源定在商代时期。英国的《剑桥我国古代史》从商周时期开始讲述我国历史,美国发行的《世界文明史》中也说“商代社会是东亚最早的真正文明。”

这种判断是因为迄今为止人我们所发现的最早的汉字书写形态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而在此之前的历史,一直被认为是传说。

西方的这种“误判”很快得到了修正。

2019年7月6日,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对良渚古城遗址的申报项目进行审议表决,最终将良渚古城遗址正式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决定意味着良渚文明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长江下游地区,曾经存在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柱,具有明显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的早期国家。

由于良渚文化的碳十四测定结果显示,它的绝对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3300年左右,这成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自此,那些曾经质疑我国历史仅能追溯到商周时期的观点彻底消失。

然而,良渚的考古发现并非易事。早在良渚文化消亡后不久,一些精美的玉器,如代表中华玉文化的玉琮就被大量盗掘出土,并被当时的人们误认为是周、汉时期的物品。甚至清朝皇宫里收藏的玉琮,也被乾隆皇帝解释为玉质的“大车杠”。

直到1936年,年轻学者施昕更在整理杭州老和山出土遗物时,敏锐地发现与他家乡良渚一带流传的“石铲”存在某种关联,提请在良渚一带进行考古发掘,并最终出版了5万余字的《良渚》一书。遗憾的是,施昕更在1939年英年早逝,随着战争的爆发,对良渚的发掘和研究不得不暂停。

良渚考古发现以前我国人是怎么知道有五千年历史的

1954年,良渚的考古研究重新启动。考古学家梁思永将良渚文化判定为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并称之为“龙山文化杭州湾区”。5年后,夏鼐成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文物考古队队长,将良渚从龙山文化中独立出来,正式命名为“良渚文化”。

然而,包括夏鼐在内的所有国内学者都认为良渚文化是春秋末期吴越两国崛起前的江南土著文化,受到了龙山文化的影响,年代不超过龙山文化。

然而,在人们的意料之外,1972年、1974年和1977年,国家对良渚文化遗址的4个地点进行了7次碳十四测定,结果显示其距今约为5300年,早于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

对此,夏鼐修正了自己的认识:“良渚文化的延续时间约为一千年,即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250年左右,相当于黄河流域的河南仰韶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并且开始的时代更为早期。”

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相比,良渚文化更为发达。拥有我国同时代规模最大的城址和水利设施,还有统一的精神信仰、分级的墓地以及原始刻画符号(早期文字),进入了国家文明的阶段。

良渚考古发现以前我国人是怎么知道有五千年历史的

正是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的考古实证。

但需要提醒的是,良渚古国在文献记载中并未被提及。这引发了一个问题:“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说法已经存在很久,而良渚的考古发现却发生在1956年以后,碳十四测定的结果更是在1972年之后才得出。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