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奇闻百怪 >

食药监局击破十大食品谣言:黄鳝不是避孕药催大的!

时间:2024-06-24 10:36 来源:网络作者: 小七
【彩奇分享】

食药监局击破十大食品谣言:黄鳝不是避孕药催大的!

击破谣言猪肉里有钩虫,煮不烂、低钠盐=夺命盐、化了又冻的雪糕有毒……这些与食品有关的谣言看起来有图有真相,在网络上和朋友圈内广泛传播,让不少人胆战心惊。

前几天,北京在东城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暨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东城区食药监局出面辟谣,工作人员在现场利用科学实验将谣言个个击破。

食药监局击破十大食品谣言:黄鳝不是避孕药催大的!

北京东城区食药监局还现场免费发放了家用快检试剂盒,培训快检流程,让居民们不出家门就能检测食品。

快检试剂盒可以检测牛奶中的三聚氰胺、食品亚硝酸盐、瘦肉精、食用油酸价和水的纯净度5个项目。

猪肉里有钩虫,煮不烂,杀不死?题真相:所有感染畜禽的寄生虫及微生物 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等均可通过高温处理后被灭活,寄生虫虫体一般在80℃以上即可被杀死。

网上所说的钩虫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是因为它们本身并不是虫子,也没有生命,而是肌腱等致密结缔组织,所以一般的烹饪方法很难煮烂。

有毒!黑心商贩竟给西瓜打针?题真相:注射器扎进西瓜之后,会令西瓜表皮受损,这样的西瓜很容易腐烂。

因为西瓜含的水分和糖分很多,如果表皮被破坏了,在炎热的夏天很容易就变质,一般商家不会这样做。

毒豆芽竟五毒俱全?真相:2015年5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部、国家卫计委联合出台了《绿色食品芽苗类蔬菜》标准,为豆芽中无根剂使用划定限量,只要在使用限量范围之内的均是可正常食用的豆芽。

青蟹被注射不明液体?真相:有网传视频显示,一位大妈手持注射器向青蟹注射不明液体,网民纷纷猜测注射物为胡萝卜素、黄粉、蟹黄膏和尿素精等。

业内多名专家证实,如此打针,青蟹很容易死。

注入异物后,蟹的口感也会变得不一样,马上就会变味,商家不会这么做。

低钠盐=夺命盐?真相:摄入盐过多是导致高血压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

卫生部门有调查显示,北京人每天食盐平均摄入量为13.4克,超过标准2倍多,农村地区更是高达16.5克。

食药监局击破十大食品谣言:黄鳝不是避孕药催大的!

为了遏制越来越多的居民由于吃盐多而引发高血压等慢性病,本市发起过限盐行动,每人每天吃盐不超过6克。

可盐量下降后,饭菜又太淡了,为了口感好,有的家庭忍不住还是咸回去了。

怎样健康和美味兼得呢?在政府的推广及媒体的宣传下,民众普遍接纳了低钠盐。

因此低钠盐绝不是夺命盐。

你吃的紫菜和粉丝都是塑料做的?真相:粉丝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和水,而淀粉本身就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含碳氢元素,所以易燃,一般干粉丝都是可燃烧的。

光凭能否燃烧来判定,不靠谱。

紫菜藻体呈膜状,而塑料薄膜一般是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热塑性塑料制成。

紫菜和塑料薄膜差异较大,但由于工艺不同,可能有的紫菜好撕开,有的不好撕开,不能简单通过不好撕断定就不是紫菜,还是需要科学检测。

橘子变红,竟然是用针注射甜蜜素?真相:水果使用甜蜜素的谣言谣传多年,不仅注射一说不靠谱,浸泡之法也基本不可能。

因为柑橘表皮厚实且为油性,外界物质很难附着穿透,甜蜜素浸泡起不到增甜效果,包括金橘这种连皮吃的柑橘也不会使用甜蜜素。

而且,注射甜味剂,虽能让橘子局部变甜,但这种橘子极易腐烂变质,得不偿失,一般不会被商贩所采纳。

黄鳝是避孕药催大的?真相:黄鳝变得又粗又大是因为采用了科学的饲养方法,解决了影响黄鳝生长的水温和饵料等问题,与避孕药无关。

在饲料中添加避孕药喂养黄鳝的科学试验显示,一个月内,黄鳝生长速度比不用药物的黄鳝快大约10%,但在一个月后开始大批死亡,死亡率高达50%以上。

黄鳝的养殖生长周期一般都较长,如在大田生产中真的使用避孕药,将会造成严重损失。

食药监局击破十大食品谣言:黄鳝不是避孕药催大的!

因此,黄鳝养殖中添加避孕药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得不偿失。

隔夜饭致癌?真相:一般隔夜菜亚硝酸盐含量不足以致癌。

与新鲜蔬菜相比,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但这个正常饮食的情况下也不至于达到致癌的量。

以绿叶菜为例,如果烹调后不加翻动放入冰箱,24小时之后亚硝酸盐含量约从每公斤3毫克升到每公斤7毫克。

人体摄入200毫克亚硝酸盐才可能发生中毒,这说明要达到中毒的量,至少一顿需要吃上几十公斤的隔夜蔬菜,就正常人而言,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隔夜菜对健康最大的不利实际上是营养损失大,专家依然建议大家最好少吃。

比如,维生素C比较怕热,炒菜时损失一般能达到30%至40%,如果二次加热,维生素C的含量就会保存得更少了。

化了又冻的雪糕有毒?真相:有报道称,如果雪糕贮存时达不到所需贮存温度,会引起结构变化,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如可溶性毒蛋白及胺类等。

专家称,有可溶性蛋白但没有可溶性毒蛋白的说法。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专题推荐
>最新推荐 >今日头条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