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

究竟是妖邪还是神兽:九尾狐一波三折的形象变化

时间:2024-03-29 22:25 来源:网络作者: 小七

简介:九尾狐,可以说是当今影视文学形象最为丰富的异兽之一,但在传说中,它时而为妖,时而为神,时而善,时而邪恶,可以说是起起落落落。 上古——食人异兽 记载最早见于无名氏所著的《山海经》,开篇《南山经》就说: 又东三百里, 曰青丘之山。 ……有兽焉, 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 能食人, 食者不蛊 。 《山海图》青丘九尾狐 也就是说青丘这地方有种

【彩奇分享】

九尾狐,可以说是当今影视文学形象最为丰富的异兽之一,但在传说中,它时而为妖,时而为神,时而善,时而邪恶,可以说是起起落落落。

上古——食人异兽

记载最早见于无名氏所著的《山海经》,开篇《南山经》就说:

又东三百里, 曰青丘之山。

……有兽焉, 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

能食人, 食者不蛊

究竟是妖邪还是神兽:九尾狐一波三折的形象变化

《山海图》青丘九尾狐

也就是说青丘这地方有种奇异的野兽,长得像狐狸却拖着九条尾巴,叫声如同婴儿一般,会吃人

如果你听到草丛中有婴儿哭声,好心去查看,可能就落入九尾狐的圈套,成为他的盘中餐。

但如果有幸吃了九尾狐的肉,就能不蛊,这个不蛊在后世记载中多是不受妖邪之气、不中蛊毒。

大禹时期——部落图腾

这时九尾狐就和山海经里的九尾龟、九尾兽一样,只是普通的异兽,让它第一次获得声望的是大禹和涂山氏的结亲。

《吴越春秋》对此作了记载:

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

’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

其九尾者,王之证也。

’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庬庬。

我家嘉夷,来宾为王。

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他行至涂山现九尾白狐,于是娶涂山女娇。

白色是他的衣服,九尾是王的证明,有学者大胆推测过,九尾狐可能是某部落的图腾,这个部落应该实力强大,所以禹娶涂山女,得到了该部落的支持,登上王位。

汉代——西王母的手下

现出土的汉砖画像上,九尾狐的形象丰富且美丽,更随侍在地位尊贵的女神西王母身侧。

究竟是妖邪还是神兽:九尾狐一波三折的形象变化

西王母是昆仑山上的女性神邸,掌管着长生与命数,手下神兽有三足乌、九尾狐、蟾蜍、玉兔

无数供奉西王母的壁画上都能看到九尾狐的身影,肩生双翼,身有纹饰,后来这四神兽渐渐演化为我们熟知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汉代以后——用于歌功颂德的瑞兽

在谶纬思想盛行下,符瑞学说被大肆宣扬,九尾狐成为了象征天下太平、贤君出世的瑞兽

东汉的《白虎通义·封禅》有云:

德至鸟兽,则凤凰翔,鸾鸟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白雉降,白鹿见,白鸟下。

自然界白色的动物比较稀少,所以出现白色动物也象征吉祥。

究竟是妖邪还是神兽:九尾狐一波三折的形象变化

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讽刺的是九尾白狐的吉兆频出:

曹植的《上九尾狐表》即云:

黄初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鄄城县北,见众狐数,十首在后,大狐在中央,长七八尺,赤紫色,举头树尾,尾甚长大,林列有枝甚多。

然后知九尾狐。

斯诚圣王德政和气所应也。

鱼豢《魏略》记载:

文帝受禅,九尾狐见于谯都。

《宋书·符瑞中》记载:

魏文帝黄初元年十一月甲午,九尾狐见鄄城,又见谯。

《魏书·灵征志》记载:

十年三月,冀州获九尾狐以献。

王者六合一统 则见。

周文王时,东夷归之。

曰,王者不倾于色则至德至,鸟兽亦至。

十一年十一月,冀州获九尾狐以献。

孝静天平四年七月,光州献九尾狐。

元象元年四月,光州献九尾狐。

兴和三年五月,司州献九尾狐。

这就有胡扯的意思在里面了,显然是争权夺位的帝王为了巩固政权而为自己造势

但此时,九尾狐作为中原文化中的祥瑞之兆,达到了它地位的最高峰

但九尾狐崇拜的落寞早就埋下了伏笔

东汉说文解字里就认为狐的身上有妖气存在:狐,祆兽也,鬼所乘之。

魏晋南北朝层出不穷的志怪小说里也出现了狐妖的描写,也开启了九尾狐妖异化的前奏。

唐代的妖神——天狐九尾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