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奇闻百怪 >

中国古人用什么掏耳朵?

时间:2024-07-06 14:47 来源:网络作者: 小七
【彩奇分享】

说起掏耳朵这件事,大概很多人都对此很是喜爱,甚至有人专门花几百到上千去体验采耳。

而几乎每个人家里都会有一两个掏耳勺,只要觉得耳朵痒痒了就会掏一掏,十分解压。

中国古人用什么掏耳朵?

耳勺起源何时?人耳有垢,就用指甲去挖,指甲不行,便用草木棍,这是生活中常见的。

但何时制出了耳勺,这还真是不太容易确定。

从考古发现来看,古人日常生活最离不开三样小物件:一是牙签,二是梳子,三是挖耳勺。

陕西考古工作者曾在闻名遐迩的雍城秦公大墓出土了一枚用黄玉雕制的挖耳勺,距今大约两千五六百年。

1976年江西考古工作者则在南昌的一座古墓中发现一枚黄金打制的龙形小物什,长24.5厘米,重9克,其龙舌是挖耳勺,龙尾尖为牙签。

物主叫高荣,三国时代东吴人,距今约莫1700年。

而还有更早的记载,据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殷墟妇好墓》报道,在安阳殷墟妇好墓曾发现两枚玉制挖耳勺,雕作鱼形;其头部的鱼眼还有穿孔,亦可佩戴。

妇好是殷王武丁的王妃,距今已有3200多年。

可见古人很早就注意使用耳勺来清理耳道了。

妇好墓玉鱼形耳勺当时并不知道或一般人并不知道耵聍也就是耳屎的生理保护作用,以致有人挖耳成习,民间亦挖耳成风,故而才有挖耳当招这一成语的出现。

《清异录》记载宰相杜宗把剜耳匙叫做铁了事。

杜宗是唐武宗时的人,这说明唐代通称耳勺为剜耳匙,别名之一是铁了事。

它的质地,有用铁打制而成的。

我国很早就有关于掏耳朵的记载,晋葛洪《抱朴子 · 备阙》篇载 :擿齿则松槚不及一寸之筳 ;挑耳则栋梁不如鹪鹩之羽。

挑耳则为掏耳朵,邓之诚《骨董琐记》卷二《挑耳》云:即今之搔耳。

南唐后主李煜时期 961~ 975 年 ,画院待诏王齐翰创作了《挑耳图》 又名《勘书图》,画上一座巨大的三折屏风,屏风前略偏左为一长条大案,右侧矮案前,一人坐椅上 ,手持耳匙 ,左目紧闭,挖耳时独有的神态和惬意,表现得十分传神。

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的宏村,有许多古建筑精品。

其中一幅唐肃宗宴官木雕,是在一整块的横梁上雕刻而成,画面所展示的是唐肃宗宴请文武百官,大家在赴宴之前所进行的各种娱乐活动,琴、棋、书、画尽收其中,就连烧水、掏耳朵这样的细小之处也刻画得惟妙惟肖。

从考古和文字记载中可知,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掏耳勺,从古至今所用的材质也是各有不同。

早前的耳挖勺常用兽骨制作,但后世多用竹、木、金属来做,其中以金属最多。

金属也分金、银、铜、铁等,最上档次的自然是金耳挖勺了。

而考古发现的挖耳工具大多以金、银、铜质为多。

魏晋时期发现的挖耳工具大小不一,样式也有一些差异。

形制较大者如江苏南京仙鹤观东晋墓出土的两件金耳挖簪,其中一件一端尖细,另一端弯成Z 形,端首为挖耳勺形,器身刻饰龙纹,通长 23.1 厘米(图 1),另一件器身直且细长,挖耳勺后饰竹节纹,长 28.4 厘米(图 2)。

这两件耳挖簪簪首应是可以用于系结坠饰,如 Z 形耳挖簪近簪首的一长圆形小孔,直身耳挖簪近簪首的竹节形凸起,或正是为固定系结而设计,发簪横穿发髻,所系饰物悬于耳部,此类发饰或为当时上层社会女子流行的发饰簪珥,据《晋书 · 舆服志》载 :诸王太妃、妃、诸长公主、公主、封君金印紫绶,佩山玄玉……其长公主得有步摇,皆有簪珥,衣服同制。

形制较小者可见甘肃酒泉西沟村魏晋墓出土的一支铜耳挖(图 3),通长仅为 6 厘米,柄为上粗下细的圆柱形。

另山西大同迎宾大道北魏墓群出土的银耳挖(图 4),该耳挖为两件套装,一为耳挖,一为用于放置耳挖的柱状收纳筒,耳挖为扁长型,耳勺与柄部之间有小细颈相连,耳挖与收纳筒通长分别为 5.5、5.75厘米。

配有收纳筒这个习惯一直流传到明清时期,明代流行的金银三事儿也经常带有收纳筒,如江苏南京市明沐睿墓出土的一件明代金四事便带有收纳筒。

唐代流行一种铜耳挖,这种铜耳挖一般通长为 7~15 厘米不等,其一端为耳挖,另一端往往做成镊子,镊子的形制有两种,一为尖头的,以作耳镊之用,一为宽头的,用于修理眉毛。

徐州市奎山驮篮山唐代墓、河北邢台中兴西大街唐墓等都出土有这样的铜耳挖。

这种带耳挖的铜镊子稍长者应是可以作为发簪使用,梁朝江洪《咏歌姬诗》:宝镊见珠花,分明靓妆点。

又元龙辅《女红余志》载 :袁术姬冯方女,有千金宝镊,插之增媚。

可知在汉及魏晋时期镊子就作为发簪使用了,这种风尚也一直沿袭至后来的明清时期。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