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

付建:秦兵马俑考古五十年 秦始皇帝陵考古侧记

时间:2024-07-15 22:14 来源:网络作者: 小七
【彩奇分享】

付建:秦兵马俑考古五十年 秦始皇帝陵考古侧记

秦兵马俑考古五十年

秦始皇帝陵考古侧记

文 图 / 付建

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6月刊

付建:秦兵马俑考古五十年 秦始皇帝陵考古侧记

兵马俑一号坑(张天柱 摄)

1974年7月15日是秦始皇帝陵考古的分界线,从这一天开始,帝陵兵马俑一号坑正式进入科学发掘、系统研究、科技保护,以及社会教育的阶段。

2024年7月将迎来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考古发掘50周年的纪念,特用不多的笔墨,记录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2009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立,包括兵马俑博物馆和秦始皇帝陵园)的精彩瞬间,让世人了解秦始皇帝陵考古的历程。

五十年间,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工作从简单的考古发掘发展到拥有完整的保藏库房,还拥有国家级彩绘文物保护基地,从业人员也从几十名发掘人员发展到今天拥有数百人、架构齐全的博物院管理运行体系,书写了秦陵考古的新篇章。

付建:秦兵马俑考古五十年 秦始皇帝陵考古侧记

秦始皇帝陵

调查史

秦始皇帝陵的营建从嬴政继位开始,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结束,其后秦末汉初的战火对陵园造成了严重的毁坏。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分二十户维护帝陵,拉开了主动保护的序幕。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临潼奉诏修缮帝陵。

目前留存下来的最早调查或考察秦始皇帝陵的记录是明人都穆的《骊山记》,记载:秦始皇陵,陵内城周五里,旧有四门,外城周十二里,其址俱存。

自南登之,二丘并歭。

人曰:‘此南门也。

’右门石枢犹露土中,陵高可四丈。

昔项羽黄巢皆尝发之。

老人云:‘始皇葬山之中,此特其虚冢。

’其言当必有所授也。

清乾隆年间(1736—1795)陕西巡抚毕沅对关中地区的历代帝王陵立碑,虽有不少讹误,但开创了官方保护历代帝陵的先例。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日本人足立喜六《长安史迹考》记载:实测陵高25丈,中部稍平坦且有台阶;顶上广阔平坦,陵基略呈方形,东西约1600尺,南北约1700尺。

在陵基南700尺及东西各350尺的地方,残存着数尺高的围墙,围墙与地基平行,呈长方形,东西2300尺,南北2700尺,周长可达万尺。

陵南与周垣中央有南门遗址,高达丈余,散布瓦砾,开启了国外学者调查秦陵的先声,最为关键的是,他留下了帝陵封土的第一张照片。

随后1917年法国人维克多·萨加林对帝陵进行过实地考察。

20世纪20—40年代,伊东忠太、关野贞等日本学者也多次对帝陵地区做过考察。

1951年陕西全省进行了第一次文物普查,对秦始皇帝陵做了调查,据刘士莪先生回忆,当时陵园内外城城垣保存相对较好。

1958年,陕西省文化文物部为了更好保护文物和建立重要文物点的科学档案,对陵园出土的零散文物进行了征集。

秦始皇帝陵地区的系统调查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2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王玉清、雒忠如,以及临潼县文化馆彭子健对陵园封土、内外城垣、门阙及一些附属建筑基址做了调查和钻探,并对历年来乡民在陵区内发现的文物做了访查和征集,最后整理发表《秦始皇陵调查简报》,绘制了第一份陵园内外城垣的平面图。

付建:秦兵马俑考古五十年 秦始皇帝陵考古侧记

秦始皇帝陵范围

2002年3月初,始皇陵考古队对东至戏水河,南界骊山北麓,北及渭河,西越临潼县城的区域进行了一次地面文物调查。

这次调查共发现和复查古代遗址34处、墓葬39处、窑址12处、井4眼及陪葬坑,对保存较好的遗址做了粗略的勘探。

1980—1987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和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都对临潼地区特别是秦始皇帝陵区域做了科学系统的调查。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