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生活百科 >

深度 从 和亲 角度剖析解除 白登山之围 背后的不可告人原因(深度从和亲)

时间:2024-05-20 06:25 来源:网络作者: 小七

简介:深度从和亲导语由于刘邦的轻敌冒进,在白登山遭遇了冒顿单于大军围困然而七天七夜后刘邦却突然脱身了!关于他

【彩奇分享】

深度 从 和亲 角度剖析解除 白登山之围 背后的不可告人原因(深度从和亲)(1)

导语

由于刘邦的轻敌冒进,在白登山遭遇了冒顿单于大军围困。然而七天七夜后刘邦却突然脱身了!

关于他用什么方法解除这次危机,《史记》给出的解释极其敷衍:

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刘邦脱身,从冒顿的刚性需求和刘邦当时所处的情形来看,这绝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

从冒顿单于的角度分析,如果这次能围歼刘邦,华夏中原大地势必会再次大乱,而已经成为草原最大霸主的冒顿,在这间隙领兵乘乱南下入侵,如此一来后世那“五胡乱华”的局面极有可能将提前登场,这对冒顿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他凭什么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从刘邦角度来说就比较简单,被大军围困,鸿门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万急时刻再次重演,刘邦又凭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绝地复生?

深度 从 和亲 角度剖析解除 白登山之围 背后的不可告人原因(深度从和亲)(2)

如此说来,“白登山之围”解除的背后,绝非陈平计策之“”这么简单,而在这局对弈中,刘邦和冒顿一定各有被牵制而又不可告人的原因。

冒顿单于的苦恼:打不死

这场战争之初,冒顿为了围困刘邦使出浑身解数,这盘棋从一开始就是个陷阱。在刘邦发兵之前,冒顿一直示弱,而且是无尽的示弱。冒顿把所有的精锐尽数藏起来,只放出老弱牧民与士兵。

这在普通人眼中简直就是小儿科,刘邦怎么会看不出?可刘邦派数十批探子打探,带回的消息竟是空前的一致:冒顿的实力就是一股弱小部队,大汉精锐可一举歼灭!

冒顿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资治通鉴》

唯一看穿冒顿在使诈的刘敬(原名娄敬,被刘邦赐姓后称刘敬),还被刘邦拘禁了。

刘邦信心满满的以为他可以一举得胜,这是刘邦冒进轻敌的最关键因素。

既然如此,那拥兵40万围歼刘邦的冒顿,为什么还会放走刘邦?

如果说冒顿的烦恼是打不过一定有人不相信,冒顿有四十万大军,而对面的刘邦只有区区几万人马,用人堆都能堆死他,怎么可能打不过?

刘邦被围困多久?史书给出的答案是七天。

问题就出在这七天上面。冒顿不是下围棋的,他围刘邦的目的只有一个:歼灭!

可为什么围而不歼呢?不是冒顿不歼,是根本歼不灭!

这个问题就再次回到了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优劣势对比上了。

冒顿的大军主要以骑兵为主,之前在书生阐述长城重要性的文章中,就说过草原民族依靠战马欺负农耕民族的事,这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可这也是冒顿唯一的优势,与刘邦几万大军相比,冒顿除了精良的战马之外,没有一丝优势。

可被围的刘邦又有什么优势呢?

太多了,刘邦带去的是大汉精锐部队,精锐在什么地方?

第一,大汉男儿奋勇杀敌的血性,以及韩信“背水一战”留下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战斗意志。这一点不容忽视,因为中国的古代战争史,就是这些男儿一刀一刀砍出来的,一旦近身搏击,简直就是大汉士兵的屠杀比赛。

深度 从 和亲 角度剖析解除 白登山之围 背后的不可告人原因(深度从和亲)(3)

匈奴兵装备

第二,农耕文明带来的优越性带来的人口增长和社会分工与细化,最直接的红利就是战士们的刀,足足可以砍断冒顿士兵的马刀,论科技和产品的质地,游牧民族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深度 从 和亲 角度剖析解除 白登山之围 背后的不可告人原因(深度从和亲)(4)

大汉士兵装备

第三,大汉士兵的箭头是清一色的浇灌铁铸,身上的盔甲硬实。相比之下,对面的士兵就逊色了很多,他们的箭头是兽骨,身上的防护是兽皮,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这就是刘邦的底气,也是冒顿的最大短板。

装备的巨大差距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冒顿全线围攻,却一次次被刘邦精锐杀退,依靠山上的有利地形,冒顿只能围困,到嘴的肉就是吃不到,干着急。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